C114訊 2月15日消息(水易)今日,第二屆“千兆城市”高峰論壇在廈門召開。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李峻分享了中國電信在在助力“千兆城市”建設方面的實踐和體會。
李峻表示,中國電信堅定履行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使命責任,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積極助力“千兆城市”建設,為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堅持科技創新,夯實千兆城市新底座
李峻指出,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提出云網融合理念,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的發展方向,推動網絡變革,加快推進全光網2.0建設。
一是保障城市網絡“快”速通信,通過千兆光網融合適配實現智能業務云邊協同和城市間云上穩定高速互聯,打造城市“1ms”時延圈;全面迭代完善5G全棧供給側能力,加速城市高效運轉。
二是完成城市網絡“廣”泛覆蓋,目前,中國電信光網已覆蓋全國345座城市、超5億用戶單元、40萬行政村;5G共建共享SA網絡已覆蓋全國300余座城市。如在廈門,千兆光網已具備162萬千兆用戶接入能力,5G基站3200余個,實現廈門市鄉鎮全覆蓋。
三是打造城市專網“智”能升級,通過自研PON網關、5G小基站,實現內外雙千兆網絡深度覆蓋,部署一體化MEC+邊緣UPF、輕量級5GC打造新型行業專網,基于容器化的網絡單元,融合智能AI算法,通過“模塊化”封裝實現客戶側一站式專網自助服務。
四是提升城市全域“敏”銳感知,城市需要隨取隨用的算力,融合輕量云和邊緣計算,實現邊緣端“感”和“知”。通過智能算法,就近快速運算形成決策,實時控制現場單元,從而避免遠距離傳輸,為城市智慧化提供低功耗、高效能的最佳實現。
發揮服務優勢,參與“智慧城市運營”
與此同時,依托先進的“云網融合”基礎設施,中國電信發揮專業服務優勢,已從傳統負責“連接”的運營商,轉變成“智慧城市運營”的重要參與方,促進市域治理“三化”發展。
一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以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為目標,通過數字化改革,精確地捕捉不同區域、群體甚至個體的治理需求及其動態變化,通過“雙千兆”作為重要基礎,定制專網、專有工作終端,構建面向政府、公眾和產業的智能監管、智能服務和智輔決策等“一網統管”應用系統和平臺,凝聚不同主體參與到治理中來,優化資源配置和流程,為社會提供精細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是推進城市治理一體化。健全城市治理體系應從“數”出發,由規劃、整合和應用三方面著手;“雙千兆+云”融合基座,自主研發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城市邊緣計算和數據建模等應用。聯動政府、企業、居民,打造“共建共享+群防群治”的治理一體化模式。
三是推進智慧生活普惠化。城市建設要以人民需求為出發點,普惠大眾,關愛小眾,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依托“物聯、數聯、智聯”高速泛在的數字全光網底座,研發人工智能能力開放平臺及元宇宙應用,實現從社區到生活全場景滲透互聯和精準推送。攜手大眾百姓暢享高品質數字體驗,步入美好的數字新生活。
激發數據潛能,提升千兆城市新價值
當前,數據正在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正引領新經濟發展。平臺發揮信息聚合、數據共享、資源調配等重要作用,驅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李峻表示,中國電信深入洞察客戶需求,挖掘產業數據要素潛能,面向政務、衛健和金融等行業,打造300多個產數平臺,沉淀原子能力2000多個,引入生態合作伙伴200多家,共同打造垂直行業的數據中樞,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綜合應用。
例如,中國電信部署“光網+5G”工業專網,賦能創興精密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升級,推動企業年產值破億,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助力浙江三花智控內網改造,實現雙千兆園區可視可控,生產效率提升20%;通過“PON+5G”,與廈門海潤深入合作,打造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示范,碼頭作業效率提升20%,年節約成本超過2600萬元。
攜手產業生態,塑造未來城市新范式
李峻介紹,2022年底,中國電信聯合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正式成立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WBBA),共同推進云網寬帶產業和“千兆城市”建設融合發展。以“消除數字鴻溝,共創數字經濟未來”為目標,結合豐富的應用場景,靈活組網,提升技術標準,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向未來,中國電信將攜手產業合作伙伴,不斷完善城市多層次算力體系;持續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滿足城市感知網絡靈活組建、無縫覆蓋;共同推進數據與全場景融合高速聯動和城市孿生化發展,塑造未來城市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