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23日特稿(李明)信息通信行業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5G基站、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底座,建設規模將會快速增長。
按照《“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有關部署,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將從2020年的5個增加至26個,數據中心算力規模將從90EFLOPS增長至300EFLOPS,這將導致信息通信行業用能需求保持剛性增長勢頭。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亟需盡早從政策層面加以統籌引導,解決企業在綠色發展中遇到的現實難點和問題,引導企業發揮綠色賦能作用助力社會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營造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環境。為此,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通信設備廠商在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對于“行動計劃”的發布以及整個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愛立信中國區技術部副總經理王浩博在接受C114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詳細解讀。
行動計劃為信息通信行業節能發展提供明確方向與目標
王浩博指出,在節能減排,低碳綠色的前提下進行行業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在全球,各國都陸續公布“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我國也在2020年9月向世界鄭重宣布了“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中國的責任與擔當。
放眼全球通信行業,沃達豐、AT&T、軟銀等主流運營商也公布了自身的雙碳目標和綠色低碳發展目標。例如:沃達豐宣布將在2020-2030年協助企業客戶減少3.5億噸碳排放;AT&T表示將在2035年協助企業減少10億噸溫室氣體排放;軟銀將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從當前的30%到2023年Q1實現70%,并利用AI和IoT技術提高能效,成立“下一代電池實驗室”;很多其他的運用商也都提出了各自的“雙碳”目標。
在王浩博看來,“行動計劃”在此時的發布是對國家“雙碳”策略在信息通信行業的具體落地,為信息通信行業的節能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向與成果目標;其中,行動計劃特別指出了創新引領的基本原則,將創新作為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引領網絡架構綠色轉型和重點設施能效提升。同時,“行動計劃”提出在優化綠色發展總體布局上,要提高行業綠色用能水平,鼓勵企業積極使用綠色電力,加大綠色能源推廣使用,支持智能光伏在信息通信領域示范應用。試點打造一批使用綠色能源的案例。在這兩點上,“行動計劃”為設備制造企業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作為業界領先的信息通信企業,王浩博表示,愛立信在全球主要市場擁有豐富的綠色低碳經驗,可作為國內外產業界的溝通橋梁、協助國內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國際交流和成果分享。愛立信通過創新引領技術及產品的進步,與“行動計劃”中的創新引領原則高度契合,可以為“行動計劃”的落地提供創新性的綠色產品及解決方案。
愛立信明確自身雙碳目標三個階段
作為通信行業的百年老店,愛立信一直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并制定了自身的“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路徑。誠如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鮑毅康(Börje Ekholm)所言,“我們必須用可持續的方式創造價值,我們堅信無限連接將是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所在。”
愛立信認為,為達成碳排放目標,不光要降低自身的直接碳排放、更要降低全產業鏈的間接碳排放,從而促進全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王浩博表示,愛立信計劃從自身運營、供應鏈、通信產品、社會數字化等4個方面,以及可控力由內及外、由強及弱的3大可控范圍入手,全面降低碳排放:
據王浩博介紹,愛立信雙碳目標包含近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
近期目標中,愛立信計劃在2022年底比2016年自身運營減碳35%、2022年無線產品組合比2016年節能35%、2022年5G產品組合較2017年4G產品組合單位能效提升10倍,與350家高排放戰略伙伴合作制定他們的2025年減碳計劃,其中部分指標已經在2021年底得以實現。
中期目標中,愛立信計劃在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主要包括:在2027年實現車輛100%無碳化;商務旅行相比疫情前減少50%;辦公設施實現實時測量、減少能源消耗,優化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2026年之前探索良好的永久性除碳技術,并達成使用協議等。
長期目標中,愛立信計劃在2040年實現全面碳中和,為社會及產業的低碳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打破能耗曲線
正如“行動計劃”中所強調的創新引領原則,業界需要將創新作為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愛立信推出了眾多創新的技術和產品。
“從2G時代開始,通信網絡能耗不斷攀升,隨著通信代際的演進網絡能耗在持續增長,這是傳統的能耗曲線。其原因是用戶在享受到更好的覆蓋、更高的速率背后是運營商對網絡的持續投入,更多的基站、更多的頻段、更寬的帶寬、更強的處理能力帶來絕對功耗的上升。 但整個產業一直在致力于提升能耗效率,5G網絡單Bit能效可以做到4G的10倍,這些技術進步隨著網絡流量的不斷增長,效果也會逐漸顯示出來。”王浩博表示,愛立信通過硬件、軟件、網絡建設策略、產品方案創新等方面的組合,打破傳統的能耗曲線,為行業的低碳綠色發展貢獻切實的技術和創新力量。
硬件方面,愛立信的產品正在走向更集成、更輕巧、更節能。
例如,今年7月,愛立信面向中國市場率先重磅推出業內最輕最小的第二代有源無源天線一體化(A+P)無線設備AIR3218,迎風面<0.8平方米,重量<47公斤。相較于上一代產品,重量減輕20%以上,功耗降低10%以上。亮眼的表現得益于多項先進技術的應用——快速迭代演進的硅芯科技,結合交織天線技術,最大限度降低了產品的功耗、重量和體積。AIR 3218采用了透視天線技術、引入A+P模塊化設計、無需新增天面、無需改造鐵塔,輕松高效部署5G Massive MIMO,實現了“一升一降”:前期的安裝便利性大幅提升,后期的維護難度大幅降低。AIR 3218是目前市場上5G Massive MIMO極簡站點的代表性產品。該產品在聯通現網部署后, 3G和4G網絡性能指標均有所提升,同時平滑實現5G部署。
愛立信還推出業界最輕小中頻段Massive MIMO商用產品mini-AAU AIR3268商用,將綠色與可持續理念融于產品設計并不斷實現能耗、重量、體積的創新與突破,重量僅有12kg,相較于上一代產品,功耗節省約10%,現已規模部署于5G現網,為運營商節省了部署成本和運營成本。
軟件方面,愛立信豐富的節能功能為Radio和BBU的全面節電提供了保障。
軟件Radio節能功能,愛立信基站可根據業務情況,自動開啟節能功能,降低基站功耗。在基站設備能耗中Radio的射頻器件如功率放大器(PA)的能耗占比大,在沒有信號輸出時,這些射頻器件也會產生靜態能耗,為了降低系統能耗,符號關斷功能可自動關斷沒有業務傳輸的符號來實現能耗節省,該功能適用所有場景; 通道關斷功能可在輕載時關閉部分發射通道,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通道關斷一般應用在室外覆蓋場景; 更進一步,當5G基站負載很低且流量可有效被4G網絡承擔時,深度休眠功能可通過關斷5G AAU設備的功放,射頻,數字電路,僅僅保留最基本的和BBU交互部分的功能,實現AAU最大的能耗節省,預計節省能耗60%-70%。
軟件層面也在BBU節能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愛立信基于其BBU領先的硅芯科技、以及BBU中SoC模塊化的架構設計,創新提出“深度節能”功能,該功能已經在中國現網完成驗證,在業務忙時不影響業務的情況下,可節能~30%, 該功能將很快在網絡中廣泛部署。其節能機制依托于系統基帶資源智能化管理、及對更多顆;娫从虻木毧刂,以適配業務的動態變化,可以半靜態和動態調配需要投入的基帶資源。除BBU在忙時也可啟用的“深度節能”功能外,愛立信還提供BBU在業務閑時的“深度休眠”功能。BBU “深度休眠”可關斷所有基帶硬件電路、部分主控CPU內核以及時鐘電路等以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受益于愛立信業界唯一的BBU單板結構,該功能無需做任何硬件改造以及額外硬件投資比如遠程控制智能開關,即可支持遠程喚醒BBU。 預期節能效果~75%,該功能也將很快在中國現網進行技術驗證。
硅芯科技不僅推動了新射頻硬件節能,在基帶上通過其靈活的體系架構、強大的算力和內置的AI算法,具備了業界領先的性能,實現通過最優能耗滿足現網業務平穩運行。AI自動監測現網業務負荷,根據負荷高低,對基帶產品的處理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保障業務平穩運行情況下,可降低約30%-70%的系統能耗。愛立信的這種創新的基帶產品現已大規模部署于客戶5G現網,有力地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