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24日消息(水易)2022年,光模塊行業在資本市場熱鬧非凡,多家企業相繼踏上IPO之路。與此同時,年初由ChatGPT引發的“CPO概念”讓光模塊上市公司風光無兩。因此,當我們看到又有光模塊企業準備上市的消息時,已經有種見怪不怪的感覺。
不過,最近有家“另類”的光模塊企業:深圳市飛速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速創新”)提交了IPO申報稿,計劃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資總金額為13.54億元。
飛速創新的“另類”
為什么說“另類”,首先他基本只做海外生意,其次他的產品幾乎都是代工(可以理解為中間商),還有他是一個電商平臺。其實從前兩個特點就能夠看出,飛速創新是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加上電商基因后就是一家線上國際貿易公司。
進入飛速創新的官網,就能夠感覺到與傳統廠商的不同,不僅有產品介紹,還能直接購買。雖然我們可以在一些電商平臺上買到光模塊等產品,但是大多都是代理商而且品類不全。因此,在國內鮮有類似飛速創新這樣的自營互聯網平臺,提供在線詢盤、技術咨詢、方案設計、自助下單等一站式采購服務。
在這種商業模式的驅動下,飛速創新的人員配置以銷售服務人員和供應鏈人員為主。以光模塊行業為例,這種情況在傳統企業內部不可能也不允許。因為,雖然中國光模塊企業在全球的市場地位已經確立,但是競爭無處不在,更高速率、更低功耗、更低成本“陰魂不散”,最后比拼的就是研發能力,誰能占先就能分得市場份額。
飛速創新則是走上了另一條路,沒有與傳統廠商正面競爭,從一開始就確立了貿易路線,并以海外市場為主。正所謂存在即合理,術業有專攻,招股說明書顯示,2022年1-6月,飛速創新的凈利潤率超過15%,過得挺滋潤。
這也解釋了飛速創新的募資用途中有相當一部分資金用于互聯網平臺及運營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內部管理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網絡通信設備智能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的最大用途則是庫存周轉。也不難解釋,飛速創新的核心技術主要是通信產業體系軟硬件研發和互聯網數字平臺研發,以供應鏈管理、數據采集管理為主。
ICT電商可行嗎?
回過頭來看,飛速創新的主營業務,有光模塊、光纖跳線、網絡設備、測試儀表等,這些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特點,標準化程度較高,便于發展電商。這或許對于更強調標準化的ICT產業是一個啟發。
當然,這個啟發主要是自營ToB電商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產品研發還是要抓在自己手里。因為,在ICT行業,研發實力直接決定了行業地位,也直接體現在市場份額上,企業長青需要持續性的研發投入。
回到商業模式的討論,簡單來說,商業無非就是買和賣。用戶從哪里買,企業怎么賣,渠道始終是多元化的,互聯網的出現,電商入場,很多場景的商業模式被顛覆。與此同時,隨著ICT技術的持續升級演進,電商的呈現模式也更豐富,進一步推動電商的蓬勃發展。
一般來說,電商出售的基本都是標準化產品,這也是飛速創新能夠快速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眾所周知,標準化是信息通信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想想看早期裝一條固話需要多少錢,通信資費又是多少錢,正是有了標準,讓我們享受了普惠的服務。因此,客觀來說,ICT企業發展自營電商有基礎,也有機會。
為什么說有機會。數字經濟的背景下,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速,中小企業是一個龐大的長尾市場。不同于大型企業都有專業采購,量也大,中小企業常常會面臨去哪里買設備?買什么樣的設備?有沒有對應的解決方案?有沒有專業的技術指導?出故障了有沒有后期運維?
這些問題和挑戰,其實許多ICT廠商都看在眼里,正如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英濤在去年“新華三商城(H3CMALL)”上線儀式上所說的,“由于中小客戶和渠道數量多、分布廣,原廠很難直接覆蓋到他們并提供更好的服務。通俗一點說,就是‘你找不到我,我找不到你’。”
這就有點像“捉迷藏”游戲,如何解決呢?包括新華三在內的頭部ICT企業開始建立自營電商平臺,嘗試以“原廠直營”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一站式解決廣大中小企業客戶和合作伙伴獲取ICT服務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進程,賦能數字中國。